银河电玩城app下载-来自法国的一封信:法国哲学家佳玥谈疫情后的中法关系
参加国际会议的佳玥女士(图片:佳玥)
【编者按】 今年是法国纪念戴高乐将军“6.18”演说80周年的日子。1940年,时任法国国防部副国务秘书的戴高乐拒绝投降德国纳粹,在纳粹占领法国后,他前往英国,并于6月18日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发表抵抗演说。戴高乐将军也是世界上首位承认中国、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元首之一。戴高乐将军所代表的独立信念与长远眼光,为中法友谊奠定了基础。如今,经历新冠疫情的法国面临着经济与社会危机,当地媒体舆论中开始出现质疑中国的声音。面对这样的形势,人民网特邀法国哲学家、中法艺术机构“艺术8”创始人佳玥(Christine Cayol)女士,就中法关系的现状撰写评论。佳玥女士熟悉中国文化,她将为我们拨开迷雾,找回中法友谊源远流长的基调与底蕴。以下为佳玥的全文。
最近,法国的媒体与社交网络上有不少指责中国的说辞,这些声音其实掩饰了各种各样的恐惧之情,如何理解这些恐惧很有必要,这样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朝着更为严肃、更有担当、更加积极的方向持久前进。
事实上,法国是在通过中国体会自身的恐惧。新冠疫情加重了法国人的不安心理,包括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心不足,也强化了法国对美国的心理依赖和政治隶属。其结果就是,在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中,中国变成了法国暴露自身不足与不满感受的催化剂。
这种对中国不信任、甚至怀恨的态度(例如新冠暴发早期华人受歧视,这种种族主义是非常严重的问题)源自缺少教养和傲慢不满。中国不仅没有变成西方人希望的样子,还发展得“过于强大”,太有“侵略性”、在世界上影响力越来越大,这些都超过了西方愿意接受的范围。中国人对此很难理解,无法明白这种不信任的原因,并且将西方的批评视为一种不公正,尤其是当中国支援了法国大量口罩、希望借此体现两国友谊之情时。
深受中国人喜爱赞美的法国,难道会忘记她与中国的这份独特友谊吗?中国这个如此年轻、却又如此古老的国家,既敏感,也强大,她要为自身的复兴付出代价吗?
+ Read More